2024 年專升本護理學專業(yè)課考試大綱
—— 《正常人體結構》《生理學》
《正常人體結構》考試大綱
一、總綱
本大綱參考護理學專業(yè)綜合考核課程要求編寫, 適用于護理學專業(yè)專升本考 試。為全面檢查報考我校普通專升本護理學專業(yè)的專科畢業(yè)生, 是否達到了所規(guī) 定的護理學專業(yè)中基礎課程《正常人體結構》本科知識儲備與技能要求。通過考核,測試學生的正常人體結構理論與實踐能力的掌握與靈活運用能力。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有關精神和國務院 常務會議提出的擴大普通專升本規(guī)模要求, 按照教育部部署和要求, 遵循“科學 定位、分類指導、多元發(fā)展、特色辦學”的發(fā)展方針, 創(chuàng)新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體制 機制, 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大學”的殷切期盼,增強高等教育服務、支撐、引領 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能力, 依據(jù)《安徽省普通高職(專科) 層次升入本科教育培養(yǎng)工作實施方案》編訂本大綱。
本大綱由安徽三聯(lián)學院負責解釋。
二、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考核目標
考核目的在于測試報考護理學專升本專業(yè)的??粕鷮φH梭w結構的相關 理論及實踐知識的掌握程度, 考查考生是否具備應用正常人體結構的基礎知識完 成后續(xù)各種基礎課及臨床護理課程的學習, 是否掌握人體的正常結構、功能, 是否具備進一步深造的知識儲備能力和潛質。
考核注重基礎性, 強調基礎扎實, 要求學生系統(tǒng)掌握本學科基礎知識、基本 技能、基本方法, 考試內容強調基礎、主干、核心知識為主, 同時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二)考試范圍與要求
1.緒論
(1)掌握正常人體結構的定義和基本術語。
(2)了解學習正常人體結構應注意的問題。
2.基本組織
(1)掌握:各被覆上皮的分類及分布,掌握血液的組成、神經元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
(2)了解:了解致密結締組織、脂肪組織、網狀組織的特點和分布,了解軟骨的一般結構特點、軟骨的分類及分布。
3.運動系統(tǒng)
(1)掌握:骨的分類。人體骨的組成。掌握顱骨的名稱、數(shù)目以及翼點的 概念。關節(jié)的基本結構。椎間盤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胸鎖乳突肌的位置以及作用。膈的裂孔及其通過的結構。腹肌的名稱、層次。
(2)熟悉: 骨的構造和功能。 椎骨的一般形態(tài), 各部椎骨的特點。關節(jié)的 輔助結構和關節(jié)的運動。脊柱整體觀的形態(tài)和功能的關系。胸廓的組成, 男女性骨盆的性別差異。
(3)了解:骨的化學成分與物理性質。新生兒顱的特征和生后變化。直接 連結的幾種形式。 椎骨的連結特點。描述各關節(jié)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肌的起止與作用的關系。面肌的配布及作用。
4.消化系統(tǒng)
(1)掌握:消化系的組成;上、下消化道的概念;三大對唾液腺的位置和 開口部位。咽的位置、分部及交通。食管的三個狹窄部位和臨床意義。十二指腸的位置和分部。直腸的形態(tài)特點。
(2)熟悉:胃的形態(tài)、分部、位置和毗鄰。闌尾的位置、形態(tài)及闌尾根部 的體表投影。肝的形態(tài)、位置、體表投影; 膽囊的形態(tài)、位置及肝外膽道的組成。膽汁的排出途徑。
(3)了解:牙的形態(tài)及乳牙和恒牙的排列牙式。咽峽的組成以及腭扁桃體的位置。腹膜形成的韌帶、陷凹的名稱和位置及臨床意義。
5.呼吸系統(tǒng)
(1)掌握:掌握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及主要功能,上、下呼吸道的劃分;鼻旁 竇以及其開口; 掌握喉軟骨的組成; 掌握氣管位置及結構, 左、右主支氣管的區(qū)別;掌握肺的形態(tài)、結構、位置及體表投影;掌握胸膜頂和肋膈隱窩的位置。
(2)了解:外鼻的形態(tài)結構, 鼻腔的分部; 喉腔分部;彈性圓錐; 縱隔的概念,位置,分部。
6.泌尿系統(tǒng)
(1)掌握:腎的形態(tài)及位置; 輸尿管的三個狹窄。膀胱三角的位置、特點以及臨床意義。
(2)了解:輸尿管的分部。女性尿道的形態(tài)特點與臨床
7.生殖系統(tǒng)
(1)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 三個狹窄及兩個彎曲的位置與臨床意義。輸卵管的形態(tài)、位置及分部、結扎部位。子宮的形態(tài)、位置、毗鄰及其固定裝置。
(2)了解:女性外生殖器的形態(tài)特點。子宮的組織結構特點。
8.循環(huán)系統(tǒng)
(1)掌握: 血液循環(huán)、動脈、靜脈的概念。體循環(huán)、肺循環(huán)的途徑。 心 的位置、外形; 各心腔的形態(tài)結構。房間隔、室間隔的形態(tài)結構。心的體表投影。 主動脈的起始,分部。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髂總動脈、腹腔干、腸系膜上、下動脈的分支和分布。
(2)熟悉: 脈管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 左、右冠狀動脈的起始、行程、分支 和分布。 心壁的組織結構特點。子宮動脈與輸尿管的位置關系。肝門靜脈的組 成以及與上、下腔靜脈系間的吻合部位和途徑及其臨床意義。淋巴結、脾、胸腺的組織結構特點及其功能。
(3)了解: 冠狀竇的位置與開口。 心包的組成以及臨床意義。 面、顳淺、 肱、橈、股、足背動脈的位置以及觸摸部位。動脈韌帶的位置。脾的位置。 枕、乳突、頸外淺、腹腔、腸系膜上、腸系膜下和髂內淋巴結的收集范圍。
9.免疫系統(tǒng)
(1)掌握: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
(2)了解:免疫細胞的分類、淋巴組織的分類和淋巴器官的分類及組成。
10.內分泌系統(tǒng)
(1)掌握:掌握內分泌器官和內分泌組織的基本概念;甲狀腺的形態(tài)和位置。
(2)了解:了解甲狀旁腺、腎上腺、胸腺、松果體和垂體的形態(tài)和位置。
11.感覺器
(1)掌握:房水的產生及其循環(huán)路徑。中耳的位置及三塊聽小骨的名稱及連結,
(2)熟悉:眼球壁的組成。螺旋器的結構和功能。
(3)了解:淚腺的位置及淚道的組成。外耳道的位置、分部。中耳的組成。聲波的傳導途徑。
12.神經系統(tǒng)
(1)掌握:神經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 神經系統(tǒng)基本術語;脊髓的外形,位 置和內部結構; 脊神經的性質和分布, 分支; 腦干的位置, 外形, 組成; 間腦的 位置, 組成; 小腦的位置, 外形; 端腦的位置,外形和功能區(qū)分布及其特點; 腦神經的名稱,性質,走形。
(2)了解:反射和反射?。荒X干的內部結構和功能, 間腦的功能, 小腦的 內部結構和功能, 腦神經的支配范圍; 內臟神經的特點, 組成和功能; 腦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軀干、四肢及頭面部淺感覺傳導通路傳導路。
三、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為閉卷考試, 考試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判斷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及論述題等,試卷總分 150 分。
四、參考書目
高洪泉.正常人體結構.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9.
《生理學》考試大綱
一、總綱
本大綱參考護理學專業(yè)綜合考核課程要求編寫, 適用于護理學專業(yè)專升本考 試。為全面檢查報考我校普通專升本護理學專業(yè)的??飘厴I(yè)生, 是否達到了所規(guī) 定的護理學專業(yè)中基礎課程《生理學》本科知識儲備與技能要求。通過考核, 測試學生的生理學理論與實踐能力的掌握與靈活運用能力。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有關精神和國務院 常務會議提出的擴大普通專升本規(guī)模要求, 按照教育部部署和要求, 遵循“科學 定位、分類指導、多元發(fā)展、特色辦學”的發(fā)展方針, 創(chuàng)新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體制 機制, 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大學”的殷切期盼,增強高等教育服務、支撐、引領 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能力, 依據(jù)《安徽省普通高職(專科) 層次升入本科教育培養(yǎng)工作實施方案》編訂本大綱。
本大綱由安徽三聯(lián)學院負責解釋。
二、學科考查內容綱要
(一)考核目標
考核目的在于測試報考護理學專升本專業(yè)的專科生對生理學的相關理論及 實踐知識的掌握程度, 考查考生是否具備應用生理學的基礎知識完成后續(xù)各種基礎課及臨床護理課程的學習,是否具備進一步深造的知識儲備能力和潛質。
考核注重基礎性, 強調基礎扎實, 要求學生系統(tǒng)掌握本學科基礎知識、基本 技能、基本方法, 考試內容強調基礎、主干、核心知識為主, 同時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二)考試范圍與要求
1.緒論
(1)掌握有關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等基本概念;細胞的興奮性,衡量興奮性的指
標,組織興奮時興奮性的變化;人體功能活動的調節(jié)。
(2)了解負反饋,正反饋。
2.細胞的基本功能
(1)掌握物質的跨膜轉運;靜息電位、動作電位的概念及產生機制,動作
電位產生條件與閾電位。
(2)熟悉神經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過程,興奮收縮耦聯(lián)。
3.血液
(1)掌握血漿滲透壓的組成及意義,血液凝固,凝血過程。
(2)了解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的組成,紅細胞生理,生理止血機制,血細胞生成的調節(jié),血型檢測。
4.血液循環(huán)
(1)掌握心肌的生理特性,心室肌細胞的生物電現(xiàn)象及其形成機制。
(2)掌握心動周期, 心臟泵血的過程和原理, 心輸出量的調節(jié)和影響因素。
(3)掌握動脈血壓的形成原理和影響因素,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
(4)熟悉心肌自動節(jié)律性、傳導性和興奮性的特征及其影響因素。靜脈回流與組織液的生成。
5.呼吸
(1)掌握肺通氣的原理,氧解離曲線特點及其影響因素,呼吸節(jié)律的維持和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
(2)了解氧氣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運輸形式?;痉稳莘e和肺通氣量。
6.消化和吸收
(1)掌握消化和吸收的概念及消化的兩種方式,胃腸的神經支配, 胃腸激素及其作用,胃液的性質、成分和生理作用。
(2)了解小腸內消化,消化液生成的調節(jié),糖、蛋白質、脂肪的吸收。
7.能量代謝和體溫
(1)掌握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基礎代謝與基礎代謝率。
(2)掌握體溫的概念。
(3)了解直接測定法和間接測定法的過程及原理,體溫的正常生理變動。
8.腎臟的排泄
(1)掌握腎小球的濾過功能,抗利尿激素對尿生成的調節(jié)。
(2)了解腎小管與集合管的轉運功能。
9.神經系統(tǒng)
(1)掌握神經元活動的一般規(guī)律,反射活動的一般規(guī)律,丘腦特異投射系統(tǒng)和非特異投射系統(tǒng),內臟痛的特征與牽涉痛,牽張反射,脊休克。
(2)了解低位腦干、大腦皮層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
10.內分泌
(1)掌握激素的概念及其作用的一般特性, 甲狀腺激素的生物學作用及其分泌調節(jié)。
(2)掌握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調節(jié)。
(3)了解下丘腦的內分泌功能, 胰島素、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的生物學作用及其分泌調節(jié)。
三、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為閉卷考試, 考試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判斷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及論述題,試卷總分 150 分。
四、參考書目
楊桂染.生理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8.
https://zsb.slu.edu.cn/2023/1227/c462a43563/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