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目的和性質(zhì)
為挑選化學及相近學科專業(yè)??粕袃?yōu)秀的學生進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插班學習,特舉行此具有選拔功能的水平考試。本考試的指導思想是既要有利于國家對高層次人材的選拔,又要有利于促進高等學校各類課程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具有對學生把握本課程程度的較強識別、區(qū)分能力。
本課程基本要求分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個層次:“掌握”的內(nèi)容要求理解透徹,能在本學科和相關(guān)學科的學習工作中熟練、靈活運用其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內(nèi)容要求能熟知其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概念及有關(guān)理論,并能適當應用;“了解”的內(nèi)容要求對其中的概念和相關(guān)內(nèi)容有所了解。
二、考試方式
閉卷筆試,滿分為100分。
三、試卷結(jié)構(gòu)
試卷命題范圍應涵蓋課程的所有章節(jié),試題難易程度分為,較易占50%,中等難度占30%,較難占20%。
四、考試主要內(nèi)容
第一章 緒論
(一)考試內(nèi)容:
1、分析化學的任務與作用分析化學發(fā)展史
2、分析化學方法的分類
3、分析化學的進展簡況
(二)基本要求
1、 明確本課程的研究對象、地位、性質(zhì)與任務等。
2、了解分析化學的分類及最新發(fā)展,明確課程的重要性。
3、明確本課程的學習內(nèi)容與學習方法。
第二章 誤差及分析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處理
(一)考試內(nèi)容
1、定量分析中的誤差
誤差和偏差的表示方法以及與準確度和精密度的關(guān)系。
2、分析結(jié)果的數(shù)據(jù)處理
對有限測定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的基本方法:置信度、置信區(qū)間及t分布的含義以及μ的置信區(qū)間計算;用t檢驗法檢驗樣本平均值與標準值之間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 ,從而判斷測定結(jié)果或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用Q檢驗法和格魯布斯法判斷可疑值的取舍。
3、有效數(shù)字及其運算規(guī)則
有效數(shù)字的判斷,修約規(guī)則和有效數(shù)字的加減乘除計算。
4、標準曲線的回歸分析
標準曲線方程;變量之間關(guān)系的相關(guān)與回歸分析。
5、提高分析結(jié)果準確度的方法
(二)基本要求
1、掌握與誤差有關(guān)的一些基本概念、誤差的產(chǎn)生原因及減免方法、準確度和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及有關(guān)計算和有效數(shù)字的修約規(guī)則及運算規(guī)則。
2、熟悉顯著性檢驗的目的和方法,可疑數(shù)據(jù)的取舍方法,置信區(qū)間的含義及表示方法。
3、了解誤差的分布、傳遞規(guī)律和處理變量之間關(guān)系的統(tǒng)計方法-相關(guān)與回歸。
第3章 滴定分析
(一)考試內(nèi)容
1、滴定分析概述
2、滴定分析的分類與滴定反應的條件
3、 標準溶液
4、標準溶液濃度表示法
5、滴定分析結(jié)果的計算
(二)基本要求
1、熟練掌握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2、掌握標準溶液濃度表示法。
3、熟練掌握滴定分析中的計算。
第4章 酸堿滴定法
(一)考試內(nèi)容
1、酸堿平衡的理論基礎(chǔ)
2、不同pH溶液中酸堿存在形式的餓分布情況-分布曲線
3、酸堿溶液的H+濃度計算
4、酸堿滴定終點的指示方法
5、一元酸堿的滴定
6、多元酸、混合酸和多元堿的滴定
7、酸堿標準溶液的配置與標定
8、酸堿滴定法結(jié)果計算示例
(二)基本要求
1、了解酸堿強度與溶劑的關(guān)系
2、掌握分布系數(shù)以及處理酸堿平衡的方法;
3、掌握酸堿平衡中的pH值的計算;掌握酸堿水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的計算方法(近似式和最簡式)。
4、掌握酸堿滴定的基本原理。掌握酸堿滴定中氫離子濃度的變化規(guī)律。重點掌握強酸、強堿相互滴定和強堿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線,既掌握化學計量點及±0.1%準確度(滴定突躍),pH值計算。
5、掌握酸堿指示劑指示終點的原理與選擇原則。掌握幾種常見緩沖溶液的配置方法,了解緩沖范圍和緩沖容量的概念。
6、掌握準確滴定及分步滴定的條件和分析結(jié)果的計算;
7、了解酸堿滴定法的應用。
第5章 配位滴定法
(一)考試內(nèi)容
1、概述
2、EDTA與金屬離子的配合物及其穩(wěn)定性
3、外界條件對EDTA于金屬離子配合物穩(wěn)定性的影響
4、滴定曲線
5、金屬指示劑及其他指示終點的方法
6、混合離子的分別滴定
7、配位滴定的方式和應用
(二)基本要求
1、了解EDTA及金屬離子絡(luò)合的特點。
2、了解副反應、酸效應、絡(luò)合效應、穩(wěn)定常數(shù)及條件穩(wěn)定常數(shù)等概念。
3、掌握金屬離子能夠?qū)蚀_滴定的判別式,根據(jù)酸效應曲線掌握滴定金屬離子最高允許酸度的計算。
4、了解金屬離子指示劑的作用原理。
5、了解提高絡(luò)合滴定選擇性的方法,了解絡(luò)合滴定各種方式的特點與應用。
6、掌握絡(luò)合滴定結(jié)果的計算。
第6章 氧化還原滴定法
(一)考試內(nèi)容
1、氧化還原反應平衡
2、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程度
3、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與影響因素
4、氧化還原滴定曲線及終點的確定
5、氧化還原滴定法中的預處理
6、高錳酸鉀法
7、重鉻酸鉀法
8、碘量法
9、其他氧化還原滴定法
10、氧化還原滴定結(jié)果的計算
(二)基本要求
1、了解條件電極電位的意義與應用。
2、了解氧化還原滴定過程中電極電位和離子濃度的變化規(guī)律,了解選擇指示終點的適當方法。
3、掌握高錳酸鉀法、重鉻酸鉀法和碘量法的原理、有關(guān)標準溶液的配置與標定及應用。
4、掌握化學計量點電位(對稱電對參加反應)及滴定結(jié)果的計算。
第7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一)考試內(nèi)容
1、重量分析法概述
2、重量分析對沉淀的要求
3、沉淀完全的程度與影響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4、影響沉淀純度的因素
5、沉淀的形成和沉淀的條件
6、重量分析的計算和應用示例
7、沉淀滴定法概述
8、銀量法滴定終點的確定
9、滴定分析小結(jié)
(二)基本要求
1、了解重量分析對沉淀的要求、沉淀形成過程,理解影響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2、了解影響沉淀純度的因素及提高沉淀純度的措施。
3、掌握晶形沉淀與非晶形沉淀的形成條件。
4、掌握重量分析結(jié)果的計算。
5、掌握摩爾法、佛爾哈德法和發(fā)揚斯法的原理和應用。
第八章 吸光光度法
(一)考試內(nèi)容
1、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2、光度計及其基本部件
3、顯色反應及顯色條件的選擇
4、吸光度測量條件的選擇
5、吸光光度法的應用
6、紫外吸收光譜法簡介
(二)基本要求
1、理解朗伯-比爾定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及意義、摩爾吸光系數(shù)的意義和計算。
2、了解選擇顯色劑的原理及及影響顯色反應的因素。
3、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應用。
參考書目: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系、四川大學化工學院編,《分析化學》(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分析化學》考試樣卷
選擇題(每題有四個備選項,從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100分)
1、下列論述中正確的是( )
A、系統(tǒng)誤差呈正態(tài)分布 B、偶然誤差具有單向性
C、置信度可以自由度來表示 D、標準偏差用于衡量測定結(jié)果的分散程度
2、下列論述中,有效數(shù)字位數(shù)錯誤的是( )
A、 [H+] = 1.50×10-2(3 位)B、c = 0.1007mol·L-1(4 位)
C、lgKCa-Y = 10.69(4 位)D、pH = 8.32(2 位)
3、在對一組分析數(shù)據(jù)進行顯著性檢驗時,若已知標準值,則應采用( )
A、t 檢驗法 B、F 檢驗法 C、Q 檢驗法 D、u 檢驗法
4、根據(jù)滴定管的讀數(shù)誤差(0.01mL)和測量的相對誤差(0.1%),要求滴定時所消耗的滴定劑體積 V 應滿足( )
A、V≤10mL B、10mL<V<15mL C、V≥20mL D、V<20mL
5、偏差是衡量( )
A、精密度 B、置信度 C、準確度 D、精確度
6、誤差是衡量( )
A、精密度 B、置信度 C、準確度 D、精確度
7、定量分析中精密度和準確度的關(guān)系是( )
A、準確度是保證精密度的前提 B、精密度是保證準確度的前提
C、分析中,首先要求準確度,其次才是精密度
D、分析中,首先要求精密度,其次才是準確度
8、試液體積在 1 ~ 10 mL 的分析稱為 ( )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痕量分析
9、準確移取 1.0 mg/mL 銅的標準溶液 2.50 mL,于容量瓶中稀釋至 500 mL, 則稀釋后的溶液含銅( g/mL)為 ( )
A、0.5 B、2.5 C、5.0 D、25
10、用三乙醇胺(pKb = 6.24)配成的緩沖溶液,其 pH 緩沖范圍是( )
A、3~5 B、4~6 C、5~7 D、7~9
11、用 0.10mol·L-1 的 NaOH 滴定 0.10mol·L-1,pKa=3.0 的弱酸,其 pH 突躍范圍是 7.0~9.7,用同濃度的 NaOH 滴定 0.10mol·L-1,pKa=4.0 的弱酸時,其 pH 突躍范圍將是( )
A、8.0~9.7 B、7.0~10.0 C、6.0~9.7 D、6.0~10.7
12、用純水把下列溶液稀釋 10 倍時,其中 pH 值變化最小的是( )
A、0.1mol·L-1 HCl 溶液 B、0.1mol·L-1 NH3·H2O
C、0.1mol·L-1 HAc 溶液 D、1mol·L-1 HAc + 1mol·L-1 NaAc 溶液
13、用強堿滴定弱酸時,應選用的指示劑是( )
A、甲基橙 B、酚酞 C、甲基紅 D、溴酚藍
14、下列各組酸堿物質(zhì)中,屬于共軛酸堿對的是( )
A、H3PO4 - Na2HPO4 B、H2CO3 - CO32-
C、(CH2)6N4H+ - (CH2)6N4 D、NH3+CH2COOH – NH2CH2COO-
15、下列 0.10mol·L-1的堿能用HCl直接滴定的是( )
A、六次甲基四胺(pKb = 8.85) B、三乙醇胺(pKb = 6.24)
C、苯甲酸鈉(pKa = 4.21)D、氨水(pKb = 4.74)
16、用 0.10mol·L-1HCl 滴定 0.10mol·L-1 NH3至計量點的質(zhì)子條件式是( )
A、[H+]=[OH- ]+0.05-[NH3] B、[H+]=[OH-]-0.05+[NH4+]
C、[H+]=[OH- ]+[NH3] D、[H+]=[OH- ]+0.05-[NH4+]
17、當 M 與 Y 反應時,溶液中有另一絡(luò)合物 L 存在,若aM(L)>1,則表示( )
A、M 與Y 沒有副反應 B、可以忽略M 與Y的副反應
C、M 與Y有副反應 D、[M] = [M']
18、當用 EDTA 直接滴定無色金屬離子時,終點呈現(xiàn)的顏色是( )
A、游離指示劑的顏色 B、EDTA -金屬離子絡(luò)合物的顏色
C、指示劑-金屬離子絡(luò)合物的顏色 D、上述 A 與 B 的混合色
19、入射光的波長會影響有色絡(luò)合物的( )
A、穩(wěn)定常數(shù) B、濃度 C、活度 D、摩爾吸光系數(shù)
20、比色分析中,用 2cm 的比色皿測得透光率為 T,若改用 1cm 的比色皿測得的透光率為( )
A 2T B T/2 C T2 D
21、已知某些顯色體系的桑德爾靈敏度S為0.022g/cm2,Cu 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63.35,則吸光系數(shù)(L/g·cm)為( )
A、45.5 B、55.5 C、110 D、11.0
22、在 A = abc 方程式中,當 c 以 mol·L-1 表示,b 以 cm 表示時,a 稱為( )
A、摩爾吸光系數(shù) B、吸光系數(shù) C、桑德爾指數(shù) D、比例系數(shù)
23、紫外及可見吸收光譜由( )
A、原子外層電子躍遷產(chǎn)生 B、分子振動和轉(zhuǎn)動產(chǎn)生
C、價電子躍遷產(chǎn)生 D、電子能級振動產(chǎn)生
24、從標準曲線上查得的 Mn2+濃度為0.400mg·mL-1 時,吸光度As=0.360,若未知液吸光度Ax=0.400,則未知液中Mn2+的濃度(mol·mL-1)為:( )
A、0.480 B、0.550 C、0.600 D、0.444
25、在絡(luò)合滴定法中,準確滴定必須滿足的條件是( )。
A、cKMY≥10-8 B、cK′MY≥10-8 C、cKMY≥106 D、cK′MY≥106
26、在絡(luò)合滴定法中,溶液的 pH 值應滿足的條件為( )。
A、高于最高酸度的 pH 值,低于最低酸度的 pH 值
B、低于最高酸度的 pH 值,高于最低酸度的 pH 值
C、高于最高酸度的 pH 值即可
D、低于最高酸度的 pH 值即可
27、用 EDTA 標準溶液中滴定 Ca2+,為避免共存 Mg2+的影響,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少量 Mg-EDTA B、加入大量 NH4F
C、在強堿性條件下滴定 D、在強酸性條件下滴定
28、與儀器分析法相比,化學分析法的優(yōu)點是( )。
A、準確度高 B、靈敏度高 C、分析速度快 D、樣品用量少
29、用雙指示劑法測定混合堿,若 V1=V2,試樣組成為( )
A、NaOH B、NaHCO3 和 Na2CO3 C、Na2CO3 D、NaHCO3
30、使用鉻黑 T 指示劑合適的 pH 范圍是( )
A、8~10 B、1~5 C、5~7 D、10~12
31、以下物質(zhì)必須采用間接法配制標準溶液的是( )
A、K2Cr2O7 B、KMnO4 C、Zn D、H2C2O4?2H2O
32、EDTA與金屬離子形成螯合物時,螯合比大多為( )
A、1:1 B、1:2 C、1:3 D、2:1
33、磷酸的pKa1、pKa2、pKa3分別為2.12、7.20、12.36,在pH=1.0的磷酸溶液中,磷酸的主要存在形體為( )
A、磷酸根 B、磷酸一氫根 C、磷酸二氫根 D、磷酸分子
34、下列哪種方法不屬于氧化還原滴定法( )
A、KMnO4法 B、碘量法 C、銀量法 D、K2Cr2O7法
35、查表可知有關(guān)電對的標準電極電勢如下:
MnO4-/Mn2+ 1.51V Cr2O72-/Cr3+ 1.33V Cu2+/Cu 0.34V Fe3+/ Fe2+ 0.77V
下列說法中那個是正確的
A、氧化能力大小順序為:K2Cr2O7 >KMnO4>FeCl2>CuCl2
B、還原能力大小順序為:MnSO4>CuCl2> FeCl3>CrCl3
C、氧化能力大小順序為:KMnO4>K2Cr2O7>FeCl3>CuCl2
D、還原能力大小順序為:KMnO4>K2Cr2O7>FeCl3>CuCl2
36、用鄰苯二甲酸氫鉀(KHC8H4O4)為基準物,標定0.1 mol/L NaOH溶液,每份基準物的稱取質(zhì)量范圍宜為( )[M(KHC8H4O4)=204.2]
A、0.8-1.6g B、0.4-0.8g C、0.2-0.4g D、0.2g
37、符合朗伯-比爾定律的一有色溶液,當有色物質(zhì)的濃度增加時,最大吸收波長和吸光度分別是 ( )
A、不變、增加 B、不變、減少 C、增加、不變 D、減少、不變
38、下列哪種情況應采用返滴定法( )。
A、用AgNO3標準溶液測定NaCl試樣含量
B、用HCl標準溶液測定Na2CO3試樣含量
C、用EDTA標準溶液測定Al3+試樣含量
D、用Na2S2O3標準溶液測定K2Cr2O7試樣含量
39、下列各項敘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對化學反應要求的是( )。
A、有確定的化學計量關(guān)系 B、反應必須完全
C、反應速度要快 D、反應物的摩爾質(zhì)量要大
40、在用K2Cr2O7法測定Fe時,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酸度,使滴定反應趨于完全
B、降低化學計量點前Fe3+/Fe2+電對的電位,使二苯胺磺酸鈉在突躍范圍內(nèi)變色
C、提高化學計量點前Fe3+/Fe2+電對的電位,使二苯胺磺酸鈉不致提前變色
D、有利于形成 Hg2Cl2 白色絲狀沉淀
41、測定試樣中CaO的質(zhì)量分數(shù),稱取試樣0.9080 g,滴定耗去EDTA標準溶液20.50 mL, 以下結(jié)果表示正確的是 ( )
A、10% B、10.1% C、10.08% D、10.077%
42、某溶液含Ca2+、Mg2+及少量Al3+、Fe3+,今加入三乙醇胺, 調(diào)至pH=10,以鉻黑T為指示劑,用EDTA滴定,此時測定的是 ( )
A、Ca2+,Mg2+總量 B、Ca2+量 C、Mg2+量 D、Ca2+,Mg2+,Al3+,F(xiàn)e3+總量
43、人眼能感覺到的光稱為可見光,其波長范圍是 ( )
A、200~320nm B、400~780nm C、200~780nm D、200~1000nm
44、直接與金屬離子配位的EDTA型體為( )
A、H6Y2+ B、H4Y C、H2Y2- D、Y4-
45、誤差的分類為( )
A、偶然誤差、方法誤差 B、系統(tǒng)誤差、方法誤差
C、隨機誤差、系統(tǒng)誤差 D、方法誤差、操作誤差
46、下列物質(zhì)可以作為基準物質(zhì)的是( )
A、NaHCO3 B、K2Cr2O7 C、NaOH D、KMnO4
47、標定堿標準溶液的濃度,常用的基準物質(zhì)是( )。
A、鄰苯二甲酸氫鉀 B、Na2B4O7.10H2O C、無水Na2CO3 D、H2SO4
48、屬于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條件是( )
A、較濃的溶液 B、冷溶液 C、不斷攪拌下快速加入 D、陳化
49、氧化還原滴定中可作為自身指示劑的標準溶液有( )
A、Na2C2O4 B、H2SO4 C、KMnO4 D、MnSO4
50、已知lgKCaY=10.69, 在pH=9.0 的氨性緩沖溶液中[lgα(H)=1.29], K′CaY為( )
A、101.29 B、10-9.40 C、109.40 D、1011.96
資料來源:http://jw.hbuas.edu.cn/info/1061/2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