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考試內容與要求
本科目是五育并舉中美育的基礎,考試體現(xiàn)以美育人、塑造健全人格的宗旨要義,主要考查考生鑒賞批評以及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具體內容與要求如下:
一、藝術觀念
(一)藝術觀念演變1.掌握中國藝術觀念演變;
2.了解西方藝術觀念演變;
3.掌握馬克思主義藝術觀念。
(二)藝術的特性1.掌握馬克思論“藝術掌握世界的方式”;2.掌握藝術生產(chǎn)與藝術消費;3.識記藝術的審美特性。
二、藝術的功能
(一)藝術功能的理論1.掌握西方代表性的藝術功能理論;2.掌握東方代表性的藝術功能理論。
(二)藝術的主要功能1.識記審美認識功能;
2.掌握審美教育功能;
3.理解審美娛樂功能;
4.了解審美體驗功能。
三、藝術創(chuàng)作
(一)藝術創(chuàng)作主體1.掌握藝術創(chuàng)作主體的社會角色;2.掌握藝術創(chuàng)作主體的人文修養(yǎng);3.了解藝術創(chuàng)作主體的心理機制;
4.了解藝術創(chuàng)作主體的創(chuàng)作個性。
(二)藝術創(chuàng)作方式的特點1.了解藝術創(chuàng)作與藝術制作的聯(lián)系及區(qū)別;2.掌握個體創(chuàng)作與集體創(chuàng)作的聯(lián)系及區(qū)別;3.識記一度創(chuàng)作與二度創(chuàng)作的聯(lián)系及區(qū)別。
(三)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1.掌握藝術創(chuàng)作的動因;2.掌握藝術創(chuàng)作的構思;3.掌握藝術創(chuàng)作的物化。
四、藝術作品
(一)藝術作品的媒介
1.掌握藝術媒介的基本概念,了解藝術媒介類別以及相關特點;
2.了解藝術媒介在藝術作品上的作用。
(二)藝術作品的形式
1.識記藝術形式的特征;
2.了解藝術形式的多樣化。
(三)藝術作品的內容1.理解并識記藝術作品的題材與主題的基本概念;2.掌握藝術作品的形象與情境;3.掌握藝術作品的意蘊。
五、藝術接受
(一)藝術接受的主體
1.了解藝術接受的主客觀條件,理解主觀條件的構成因素;
2.掌握藝術接受主體的地位和三個層面的作用,了解讀者反應理論的局限性。
(二)藝術接受的特征1.識記藝術接受的四個特征;2.掌握藝術鑒賞次第展開的過程。
六、藝術類型
(一)藝術分類的歷史演變1.了解亞里士多德的藝術分類方式;2.掌握并識記藝術類型劃分的五個原則。
(二)主要藝術類型
1.掌握音樂藝術的兩個審美特征;2.掌握舞蹈藝術的兩個審美特征,了解不同地域代表性舞蹈;
3.掌握西方悲劇藝術主要種類及代表性劇作家和作品,了解京劇代表藝術家及流派;
4.了解影視藝術的主要分類及審美特征;5.識記美術的四個審美特征,掌握美術主要分類;
6.掌握現(xiàn)代設計藝術的四個特征,了解設計藝術的三種分類方法;
7.掌握中國古典園林的類型、案例及特點。
(三)各種藝術之間的關系
1.了解各種藝術的相互聯(lián)系;
2.了解藝術類型的分化與綜合。
七、藝術的發(fā)展
(一)藝術的起源1.了解藝術起源的主要理論學說;2.理解藝術起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二)藝術的發(fā)展進程1.了解歷史上有關藝術發(fā)展規(guī)律的四種解釋;2.識記藝術發(fā)展的三個相關因素;3.掌握藝術發(fā)展過程中的平衡與不平衡、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
八、藝術的風格、流派與思潮
(一)藝術風格
1.識記藝術風格的概念,掌握影響藝術風格的主客觀因素;2.識記藝術風格分類的三個維度及三種類別;
3.識記藝術風格的基本特點及其意義。
(二)藝術流派1.識記藝術流派的概念、特點以及藝術流派形成的三種形態(tài);2.掌握藝術流派流變的四個原因;
3.了解藝術流派的影響。
(三)藝術思潮
1.識記藝術思潮的內涵,掌握藝術思潮產(chǎn)生的原因;2.識記藝術思潮的三種類型;
3.了解藝術思潮的評述。
九、藝術批評
(一)藝術批評的含義與性質、原則和意義1.了解藝術批評的含義與性質;2.掌握藝術批評應該遵循的重要原則;
3.掌握藝術批評的意義。
(二)藝術批評的主體與主體構成1.了解藝術批評家需要具備的專業(yè)素質和批評能力;2.掌握藝術批評的主體構成。
(三)藝術批評的維度與方法1.了解藝術批評的維度或角度;2.掌握藝術批評的主要方法。
十、藝術的當代嬗變
(一)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的藝術狀況
1.理解并識記藝術的多樣化和本土化;
2.掌握并識記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經(jīng)營藝術與大眾藝術之間的區(qū)分及各自特征。
(二)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和藝術市場1.識記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的概念和特點;2.了解藝術市場與藝術營銷。
(三)數(shù)字技術條件下的藝術1.掌握數(shù)字技術對于當代藝術各門類藝術的積極影響。
(四)當代媒介與藝術傳播1.掌握藝術傳播的定義、四種要素及分類;2.了解紙媒介、電子媒介和數(shù)字媒介在藝術傳播中的特點。
?、?考試形式與題型
一、考試形式
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二、題型
考試題型從以下類型中選擇: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分析論述題、作品鑒賞與
批評題。
?、?參考書目
藝術學概論編寫組.《藝術學概論》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ISBN:9787040512908.
彭吉象.《藝術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24.第6版
(ISBN:9787301351123).
?、?附錄:作品鑒賞與批評參考
說明:作品鑒賞與批評主要分析所列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藝術特色和主題思想。
1.《韓熙載夜宴圖》,南唐,顧閎中,中國畫;2.《蝦》,現(xiàn)代,齊白石,中國畫;3.《最后的晚餐》,意大利,達·芬奇,壁畫;4.《泉》,法國,安格爾,油畫;5.《巴爾扎克像》,法國,羅丹,雕塑;6.《清明上河圖》,北宋,張擇端,中國畫;7.《愚公移山》,現(xiàn)代,徐悲鴻,油畫;8.《搜盡奇峰打草稿》,清,石濤,中國畫;9.《枯木怪石圖》,北宋,蘇軾,中國畫;10.《泉》,美國,杜尚,裝置藝術;11.《拉奧孔》,古希臘,雕塑;12.《洛神賦圖》,東晉,顧愷之,中國畫;13.《步輦圖》,唐,閻立本,中國畫;14.《蘭亭序》,東晉,王羲之,書法;
15.《送子天王圖》,唐,吳道子,中國畫;16.《“T”型銘旌畫》,西漢,帛畫;17.《虢國夫人游春圖》,唐,張萱,北宋,佚名摹中國畫;
18.蘇州拙政園,明清,園林;
19.《第五交響曲》(命運),德國,路德維?!し病へ惗喾?,
音樂;
20.《紅色娘子軍》,大型芭蕾舞劇,舞劇;
21.《黃河大合唱》,近代,中國,冼星海,音樂;
22.《羅生門》,日本,黑澤明,電影;
23.《離騷》,戰(zhàn)國,屈原,詩歌;
24.《紅樓夢》,清代,曹雪芹,小說;
25.《雷雨》,近代,曹禺,戲劇;
26.《日出·印象》,法國,克勞德·莫奈,繪畫;
27.《臥虎藏龍》,中國,李安,電影;
28.《黃州寒食詩帖》,北宋,蘇軾,書法。